膨脹蛭石的生產方法主要有焙燒法、化學法。目前我國工業生產主要采用焙燒法,典型工藝大致可分為預熱、煅燒、冷卻三個步驟。預熱溫度100℃,煅燒溫度950~1000℃,煅燒時間為45~60s。一般,選用水化完全的蛭石礦為原料,原料首先要經過選礦、干燥、破碎、篩分等前期準備工序,進入焙燒爐的礦石要求水含量為3%~5%,顆粒度為12~25mm。
焙燒蛭石的設備主要有立式爐和回轉爐,以煤為主要能源。國外有電能曲線爐、燃氣旋轉爐等,以電或天然氣為主要能源。立式爐有托盤式和折擋式兩種。其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是目前我國膨脹蛭石的主要設備。回轉爐結構和外形與滾筒式烘干機相同,這種爐型在國內很少使用,其缺點是受熱不均勻,優點是產量高。
由于傳統膨脹蛭石生產以煤為燃料,溫度控制誤差大,因而產品質量波動大;溫度控制范圍大,礦砂種類和粒度范圍要求窄,資源利用率不高;生產控制不易實現自動化;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技術含量低,生產過程粉塵、煙塵污染嚴重,生產環境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