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 人們對紡織品的阻燃意識日益提高, 為了減少由于紡織品引起的火災事故, 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織物燃燒性能的測試近年來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針對紡織品的不同用途, 各國制定的阻燃法規也由飛機內紡織品、地毯和建筑材料開始, 擴大到睡衣、家具沙發套、床墊和室內裝飾物。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還以法律形式規定: 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服裝以及睡衣必須標明“ 阻燃”。我國在這方面的工作也在不斷加大力度。
幾乎全部的紡織材料都是可燃的, 即使經過阻燃技術處理也難以阻止纖維在火焰中燃燒。只是經過阻燃處理后會不同程度的降低紡織材料的燃燒速度和離開火源后能夠迅速停止燃燒, 因此,阻燃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1 織物阻燃性能的評定
評定織物的可燃性主要從兩方面來考慮: 一方面是易點燃性, 即著火點的高低它表明織物著火的難易; 另一方面是織物的燃燒性能即阻燃性。
評定織物的燃燒性能存在兩種評判標準: 一種是從織物的燃燒速率來進行評判。即經過阻燃整理的面料按規定的方法與火焰接觸一定的時間, 然后移去火焰, 測定面料繼續有焰燃燒的時間和無焰燃燒的時間, 以及面料被損毀的程度。有焰燃燒的時間和無焰燃燒的時間越短, 被損毀的程度越低, 則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越好; 反之,則表示面料的阻燃性能不佳。
另一種是通過氧指數( 也稱極氧指數) 法來進行評判。面料燃燒都需要氧氣, 氧指數( LOI) 是纖維燃燒所需氧氣的表述, 故通過測定氧指數即可判定面料的阻燃性能, 氧指數越高則維持燃燒所需的氧氣濃度越高, 即表示越難燃燒。該指數可用樣品在氮、氧混合氣體中保持燭狀燃燒所需氧氣的最小體積百分數來表示:LOE= 氧氣濃度/( 氧氣濃度+ 氮氣濃度) ×100%氧指數低于20%, 屬易燃纖維; 氧指數在20~26%之間, 屬可燃纖維; 氧指數在26~34%之間屬難燃纖維; 氧指數在35%以上屬不然纖維。
2 阻燃性能的測試方法
燃燒測試方法各式各樣, 各種測試方法的測試結果之間難以相互比較, 實驗結果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試樣燃燒性能的優劣。燃燒實驗法,主要用來測試試樣的燃燒廣度( 炭化面積和損毀長度) 、續燃時間和陰燃時間。根據試樣與火焰的相對位置, 可分為垂直法、傾斜法和水平法。
我國目前對于服裝阻燃性能的測試主要使用GB/T5455~1997《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垂直法》。其原理是將一定尺寸的試樣垂直置于規定的燃燒試驗箱中, 用規定的火源點燃12 秒, 除去火源后測定試樣的續燃時間和陰燃時間, 陰燃停止后, 按規定的方法測出損毀長度。該方法可用于服裝織物、裝飾織物、帳篷織物等的阻燃性能;45°傾斜法適用于飛機內裝飾用布; 水平法適用于地毯之類的鋪墊織物和汽車內飾織物。
氧指數法是將被夾持試樣, 垂直放入透明燃燒筒中, 筒內有向上的移動氧氮氣流, 點燃試樣上端, 隨即觀察燃燒現象, 并與規定的極限比較其持續燃燒時間或燃燒的距離。通過不同樣濃度中一系列試樣的實驗, 可以測得最低氧濃度。氧指數法較適合用于工藝過程實驗使用。
3 我國對燃燒性能的規定
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服裝面料的阻燃性能, 有的國家甚至將其納入國民的消防安全法規, 說明服用紡織品的阻燃性能已是服裝功能性檢驗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檢驗項目。我國有關紡織品阻燃性能的規定如下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 我國的標準是以從織物的燃燒速率來進行評判, 只有符合以上標準要求的紡織產品才能視為阻燃產品。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 減少由于紡織品引起的火災事故, 必須健全有關法規法令, 我國目前的阻燃產品標準時間上已超過五年以上, 內容與先進國家有一定差距, 因此應認真吸取國外先進經驗, 加快完善紡織品燃燒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制定阻燃紡織品的產品標準, 加強紡織品的質量監督檢驗, 推動阻燃紡織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