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豐橋技術科技大學副教授武藤浩行開發出了利用靜電作用在高分子樹脂和陶瓷表面粘附碳納米管(CNT)的技術。使用該技術可以在液晶面板的基板表面形成CNT電極,因此有望成為需要稀有金屬----銦的ITO電極的替代技術。
報道表示,此次開發的技術分以下幾個流程。1,把母材----樹脂粒子放入電解質溶液,把CNT放入分散劑,使其分別帶正負相反的電荷。2,從電解質溶液和分散劑中取出樹脂粒子和CNT,使其在水等溶劑中混合后,在靜電的作用下,CNT會均勻吸附在樹脂粒子表面。3,只要對樹脂粒子進行成形,就可以制成整體具有導電性的樹脂。就像替代ITO一樣,使大型基板表面與CNT分別帶電,就可以在基板表面形成CNT。
該技術的特征是即使CNT添加量的重量比只有0.01%,也可以制成具有導電性的材料,而且,通過控制CNT添加量,可以自由改變材料的導電性能。因為CNT的添加量較少,添加的CNT原則上不會導致材料基本特性發生變化。舉例來說,如果是透明樹脂,可以在維持其透明度的同時使其具備導電性;如果是柔性樹脂基板,則可以在保持柔性的同時使其具備導電性。在目前的試制結果中,導電范圍在0.0005~20S/m以內,理論上可以實現CNT的導電性能。因此,通過改變導電性,有望應用于防靜電、電磁波吸收、電極等各種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