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珍珠巖是一種無毒、無味、不燃、不腐、耐酸堿、保溫、隔音隔熱,內部呈蜂窩狀結構產品,是由酸性火山玻璃質熔巖 (珍珠巖)經破碎,篩分至一定粒度,再經預熱,在1400℃以上高溫延時燒結而制成的一種白色或淺色的優質絕熱保溫材料,可與不同的膠結料配制制成如憎水珍珠巖保溫板、珍珠巖吸音板、隔墻板、防火板等。
該產品主要用于建筑物屋面及墻體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的輕質骨料;各種工業設備、管道絕熱層;各種深冷、冷庫工程的內壁;農業及園藝的無土栽培、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等,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建筑、冶金等行業!
一場大火燒出的真相,關于保溫材料中最易燃、最廉價的聚苯乙烯EPS和XPS ---維羅納網頁上說也是用這種材料
真相往往只有一個。但事實卻可以有很多個。一場大火發生的原因,可以用無證電焊工違規操作引燃瓦片、尼龍網來解釋,也可以用別的原因解釋。這些事實都將成立。但一場本不該發生的、造成至少53人死亡的大火,它的真相,注定令人扼腕和憤怒,令有關部門恐懼。記得15日剛著火的時候,我看到大樓著火的新聞,就在新浪微博上寫:“腳手架著火,責任肯定在施工方了,而施工方負責人一般也不會爬到腳手架上,所以最后定罪時肯定是抓農民工。”現在幾天過去了,果然是抓了農民工。而且就像我所擔心的那樣,這幾名農民工果然最后成了真正罪犯們的替罪羊。
現在,上海市的這些有關部門,都在迫不及待的為自己辯護:上海市公安副局長程九龍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經連夜偵查,火災發生時有人在10樓現場違規實施電焊施工,點燃了尼龍網、竹片板等可燃物。截至16日18時,公安機關已對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實施刑事拘留,這些人涉嫌重大事故責任罪。所有罪惡都壓在了那幾名電焊工身上。
如托爾斯泰所說:“給自己辯護的人,告發了他自己。”往往當事人所竭力抹黑的,恰恰是真相的次要部分,他們所竭力忽略和回避的東西,才是越真相的存在。而這棟大樓,因何燃燒得如此之快,因何燃燒得如此之猛?這是官方竭力回避的問題。
今天早上,看到很多人轉發的經濟觀察記者仇子明的微薄:“火災的元兇是這個,現場偷出來的物證,目前已被官方迅速轉移,官方說火勢猛士尼龍繩網和竹片板是扯淡。這是保溫材料中最易燃、最廉價的聚苯乙烯EPS和XPS,以及聚氨酯PU。”
聚苯乙烯。這個化學名詞想必很多人都很陌生,但是記者們肯定不會陌生。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這正是去年央視被燒大樓所使用的保溫材料啊!一南一北兩座大樓,距離隔了十萬八千里,起火原因也各不相同,卻被以這種形式緊密相連,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而在今年九月份,北京市住建委就公布了新版的《北京市推廣、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目錄》。46種建材產品被列入了限制使用的名單,包括模塑聚苯乙烯保溫板、擠塑聚苯乙烯保溫板等建筑外保溫材料。這兩種外保溫材料被限制的原因是燃燒性能達不到A級,易發生火災事故。
已經被北京列入限制使用名單的外保溫材料,為何上海一直在用?北京用幾億元付之一炬的代價,換回了一份新版的建材目錄,這個教訓,難道不值得全國警示?為什么我們總是要等到當地燒起來一場大火之后,才會想到禁止?這就是53條人命存在的全部意義??
真相遠遠不止如此。如此易燃的保溫材料,為何被廣泛推廣?當然是因為它便宜。今天的《京華時報》有篇報道,或許可以窺見一斑。“該負責人介紹,苯板屬于易燃物,所以在用苯板做保溫的時候,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要求,必須要在每個樓層之間增加一個防火帶,這類防火帶能夠確保一層著火了,不會燒到其他樓層。據悉,普通的苯板造價是100元/平米,如果增加防火層的造價就高達到三倍,也就是300多元/平米。”
苯板本來就價格低廉,如果再不加防火層,就更低,100元/平米。如此一來,可以節省下多少成本,一算便知。再對比該工程的招標價格,加上使用的是大量無證農民工,我們自然可以看出其潛在的利潤。
這些利潤流進了誰的腰包?這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深入的話題。首先,自然是該工程的分包公司——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受益。這是一個怎樣的公司?這個公司還承包過哪些項目?他是憑什么得到承包資格的?當初花了多少錢?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誰?背景如何?
分包公司之上,我們還看到一個總承包公司——靜安區建設總公司。而這個總承包公司,才是最終、也是最大頭的受益方。那么,這個公司的來龍去脈,我們自然也有必要去摸清楚。一查,發現它的背景就是靜安區建委……
這之后,我又直接去仇子民的微博上看了看,竟看到一條:未經招標的施工公司的老板是某官的老婆。拿到項目后,立即分包出去。
如果屬實,真是與我的猜測不謀而合。那么這場火災的眉目,也日漸清晰起來,我們也能逐漸理解,官方各種禁令、各種封鎖的緣由。因為這種使用苯板的普遍使用,一查,發現全上海用的都TM的是這種苯板,都TM的沒有防火層,都TM的通過政府外包工程的方式賺取油水,那樣一來,整個靜安區乃至上海的建委都脫不了干系。
而以上的這些,還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著火的層面是一部分,還有救火的層面是另一部分,還有居民逃生的便利性是一部分。這些部分都能找出其丑陋的真相。我相信。
不管有關當局怎么解釋救火的難度(事實上,找理由是丫們最擅長的事),但從常理上講,在一座國際化的、現代化的、首屈一指的、獨一無二的、一直號稱牛逼的超級大都市里,一棟并不高的居民樓著了火,但最后消防部門只能等火燒得自然滅,這是極度不符合常識的。無論怎么開脫,都無法使人信服。唯一證明的一點,就是政府部門的無能和無力。
與這種無能成鮮明對比的是,是我們超強的輿論管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