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的挑戰:未來的工作團隊
社交媒體技術和具有鮮明個人工作風格與文化信仰的新生代員工將成為未來工作團隊的主要特征。在這次訪談中,SearchCIO.com同作家和獨立協作與創新專家Tamara Erickson討論了塑造未來工作團隊的推動力、將成為世界頂級企業的類型以及在這些方面CIO將處在核心位置的原因。
Erickson是nGenera Innovation Network的總裁,曾因為一系列關于工作團隊趨勢的專著獲得了麥肯錫獎:《Retire Retirement》、《What"s Next》、《Gen X》以及《Workforce Crisis: How to Beat the Coming Shortage of Skills and Talent》。
SearchCIO:是什么因素在塑造未來工作團隊的特點?
Tamara Erickson:因為我們的團隊中逐漸加入了深受不同事件影響的員工,所以團隊正在逐漸發生變化。受二戰及戰后經濟影響的一代人正在逐漸退出工作崗位,而X一代(1965-1980年間出生)開始取代他們的職位。
X一代成長于經濟動蕩的上世紀80和90年代,因此相對于老一代來說,他們普遍缺乏信任感。然后就是20多歲的這批人,其成長過程中正好遇上9.11事件,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感使得他們更加重視眼前的生活。
于是,我們的團隊中就會出現一些特立獨行和過于關注眼下的成員。
同時,我們也處在一個出生率急劇下降的時代。企業的發展將快于人口的增長,于是我們將面臨一個勞動力短缺的時期。這種情況在過去的50年中從未出現過。
SearchCIO:那么CIO以及其他高管該從哪里入手開始打造未來的工作團隊呢?
Erickson:我認為應該從文化入手,也就就是從績效評價的本質開始,從老板評定向團隊評定轉變,使員工從“我應該取悅于老板”變成“我需要為團隊做出貢獻以推動整個團隊的發展”。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我曾見過最有效的措施。
這種讓團隊伙伴來評定個人工作是否方向正確或達成目標的方法可能是首先最應該做的。
SearchCIO:你是否認為CIO在促成這種團隊績效平臺方面更多處于支持的角色?誰是真正的驅動力量?
Erickson:我認為這應該由人力資源部門啟動,然后IT從系統角度提供支持。最近我參加了一個人力資源部門的高級經理會議,會上他們討論了是否應該完全拋棄現有的年度績效考核,并改為以即時的反饋為依據。我看到人力資源部門已經開始在這方面有所動作。
SearchCIO:對于勞動力短缺的問題,CIO應該開始做些什么應對準備呢?
Erickson:在提高生產率方面CIO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尤其是知識型員工的生產率。CIO是促使知識型員工更具效率的關鍵所在。而且CIO還需要通過技術手段讓工作本身變得更具吸引力,以此來吸引和留住人才。
SearchCIO:現在CIO們是否正在創造這種更具吸引力的工作環境?
Erickson:絕大部分CIO還沒開始行動,但是CIO們的確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技術來加強協作。在2009年以前,新興的協同技術受到很大的排斥和抵觸。但是從2009年開始,我認為大部分CIO都真正開始考慮用協同技術來提升效率。我還不確定他們是否已經開始下一步的行動:用新興技術來使工作本身更加吸引人。
SearchCIO:CIO們更愿意利用哪些技術來支持未來的工作團隊?
Erickson:包括從微博到搜索的任何技術。搜索技術是改變人們工作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打標簽和信息提取分析等社交技術也可以在企業中大有可為。
SearchCIO:企業是否已經開始替換傳統的協同系統?
Erickson:現在有很多的社交技術可以加以利用。Gartner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中,更多的商業活動將通過社交技術進行,而不是電子郵件。基于我在工作中所獲知的信息來看,這個預測應該是正確的。但是,是否這就意味著原有系統的消失?我無法預知。即使在過去的10年中我們已經通過電子郵件完成大量的工作,但是電話系統仍然存留了下來。我想也許我們會面對一個新舊方式混合的協同系統。
SearchCIO:對于一個更具動態的社交信息共享環境,你認為會有什么樣的監管措施?
Erickson:由于彈性許可允許你構建安全措施,相應地,更多的數據管理技術也會隨之涌現。但是,員工要記住自己是成年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信息共享的內容和對象方面審慎行事。任何規則都無法界定哪些信息可以共享以及可以與誰來共享。
SearchCIO:未來的企業形態是什么樣的?哪種類型的企業將更具前景?CIO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Erickson:我認為現在已經沒有單純靠制造方面優勢而立足的企業,未來領先的將是那種智能驅動型的企業。
對信息的利用和智能的挖掘將是區分企業的核心所在,而這些也是CIO和IT部門的重要職責所在。我們可以認為IT正在從關注業務變為關注戰略,“我們怎樣才能幫助業務運轉?”已經成為歷史,“我們怎樣才能利用IT來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是代表著未來。